近年來,酒泉市金塔縣西壩鎮(zhèn)根據“楓橋經驗”努力探索,建立了西壩特色的“網格化管理、社會化服務、信息化運行”的綜治中心服務管理體系,建強黨組織、織密兩張網、促進四治同融、做優(yōu)五全服務的“1245”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不斷提升群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能力,讓群眾有更多的歸屬感、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
“一顆紅心”引領社會力量齊參與
西壩鎮(zhèn)綜治中心充分發(fā)揮“大黨委”在基層黨組織建設中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突出社區(qū)治理“指揮棒”作用,以黨建引領推動基層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按簏h委”成員由各村黨組織、駐鎮(zhèn)單位黨組織成員擔任,使基層黨建工作由互相獨立到融為一體轉變,構建“組織聯建、黨員聯管、資源聯用、活動聯辦、服務聯做、和諧聯創(chuàng)”的基層黨建工作新格局。積極構建聯動型青婦組織體系,充分發(fā)揮青婦組織聯系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激發(fā)各類社會組織參與社區(qū)治理的積極性,組織廣大群眾、志愿者、社會公益人士參與社區(qū)治理,擴大社區(qū)治理覆蓋面和工作滲透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網格化管理”確保社情民意早知道
建立全覆蓋宣傳網。組建鎮(zhèn)村干部普法宣傳員、網格員法治宣傳信息員、黨員普法志愿者“三支”隊伍,采取發(fā)放宣傳手冊,走訪入村組等形式,第一時間為群眾解答就醫(yī)上學、低保申請等方面的具體辦理事項。通過村組微信群、網格微信群、組織多元化文藝活動等多種形式,點對點面對面,廣泛宣傳憲法、民法典、土地法等法律法規(guī),不斷增強廣大群眾的法治觀念,培育全鎮(zhèn)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環(huán)境。建立“網格化”管理服務網。健全服務網格、黨建網格和社會化管理網格“三網合一”機制,變多種網格為基層治理“一張網”,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網格管理模式,網格員通過經常性走訪民情、了解民意、代辦民事,做到了情況掌握在心、問題解決在組、矛盾化解在村、工作推動在網格、感情融洽在鄉(xiāng)鎮(zhèn)。
“四治”同融筑牢社會治理“主陣地”
一是村民自治強基礎,激發(fā)社會治理力量。加強黨組織領導下的村民自治,完善村民代表會議、村民小組會議等自治機制,使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能力不斷加強。二是法治強保障,提升社會治理水平。強化普法宣傳,全鎮(zhèn)8個村均簽約了法律顧問,成立了普法宣傳領導小組,將憲法、民法典、社區(qū)矯正法等法律法規(guī)及時宣傳到群眾家中,引導群眾知法懂法、遵法守法、依法辦事、依法維權。德治強教化,激活社會治理動力。三是充分開展“好婆婆”“好兒媳”“最美家庭”等評選活動,大力宣傳道德模范、好人好事、見義勇為等典型事跡,以身邊人講身邊事,以身邊事教身邊人,厚植基層治理道德基礎。四是智治強支撐,提高社會治理效能。充分利用綜治信息平臺和綜治E通APP,采集“人、地、事、物、組織”等社會信息,加強轄區(qū)人員精準管理,全面落實“五個一”工作制度,做到管控到位、管控有效。
“五全”服務架起鄉(xiāng)村治理“連心橋”
一是治理資源全聯動。深化拓展“鎮(zhèn)綜治中心吹哨、部門報到、黨員行動”工作機制,充分整合轄區(qū)內的各類資源和各方力量,有效調動社會組織、駐鎮(zhèn)單位參與的積極性,為轄區(qū)群眾提供專業(yè)化、全方位、多元化服務,為綜合治理增添“新鮮血液”,推動綜合治理創(chuàng)新,提升群眾滿意度。二是社情民意全收集。建立67個村民小組微信群,對重要工作、重要動態(tài)、重大信息及時通過微信群進行發(fā)布宣傳,隨時接受群眾監(jiān)督。針對居民在微信群里反映的問題和困難,及時排查解決,保證服務到位。三是服務力量全下沉。由村組網格員牽頭,以“就近、就便”的原則按10至60戶為標準,確定“十戶聯防”和專職群防群治隊伍,成立“十戶聯防”行動小組,實行輪班制,開展安全防范宣傳、矛盾糾紛調處及治安秩序維護等工作,保障轄區(qū)居民安全。四是分流聯調全解決。以當事人為中心,構建當事人+綜治中心+警務室+司法所“四方聯調”工作機制,通過采取警訴聯調、警律聯調、司法確認等方式,推進綜合執(zhí)法管理進村組,形成“一方問題多方支援、一處糾紛多處發(fā)力”的矛盾糾紛聯調機制。五是工作質效全評價。建立群眾代表評議制度,及時改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成為構建幸福美好新西壩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