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甘肅政法網 今天是 2025年05月01日 星期四

武威中院:“借外力、搭平臺”不斷拓寬多元解紛渠道

來源:甘肅政法網 責任編輯:孔令聞 發(fā)布時間:2021-11-02
字號:A A    顏色:

圖片

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法院主動和鄉(xiāng)鎮(zhèn)司法所、特邀調解組織聯(lián)系,積極推廣人民法院調解平臺的應用,2020年委派給土門鎮(zhèn)”馬有信調解室“、大靖司法所進行訴前調解的案件90件,全部成功調結。

10月19日,由甘肅省委政法委組織開展的“政法大提升·央媒隴上行”宣傳活動記者團走進武威市采訪了解到,武威法院充分發(fā)揮司法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的引領、推動和保障作用,制定了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實施方案,通過“借外力、搭平臺”不斷拓寬糾紛解決渠道,積極構建集人民調解、行業(yè)調解、司法調解等為一體的立體化、全網式多元解紛工作格局。

 多元解紛機制日益完善

  據介紹,武威的四個基層法院均在訴訟服務中心設立調解室,邀請?zhí)匮{解員入駐。對適宜訴前調解的案件進行分流,委派給特邀調解員和特邀調解組織,對調解不成功的案件及時立案轉入訴訟程序。訴前調解效率高、效果好,既減輕了當事人訴累,也節(jié)約了司法資源,實現(xiàn)了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tǒng)一。目前,多元解紛機制日益完善,糾紛化解方式已經得到了當事人的認可。

2020年,全市法院訴前調解案件2690件,當庭履行完畢1697件,司法確認432件,依申請出具調解書561件。特別是對當事人在外地或因病因事不能到庭的,通過線上調解達成調解協(xié)議436件,方便了當事人,節(jié)約了司法資源,縮短了案件辦理周期。古浪縣法院主動和鄉(xiāng)鎮(zhèn)司法所、特邀調解組織聯(lián)系,積極推廣人民法院調解平臺的應用,2020年委派給土門鎮(zhèn)“馬有信調解室”、大靖司法所進行訴前調解的案件90件,全部成功調結。

涼州區(qū)法院與34個基層司法所簽約,積極推進人民調解工作;聘請退休法官和人民陪審員擔任特邀調解員,2021年元月至今,委派訴前調解案件2860件,調解成功1276件,其中542件進行了司法確認,實現(xiàn)調解協(xié)議應確盡確。天??h人民法院依托訴訟服務中心和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專設訴前調解室、律師調解室,邀請人民調解員和律師開展調解工作,在婚姻家庭、勞動爭議、保險理賠、物業(yè)管理等糾紛易發(fā)多發(fā)領域,共建一站式糾紛聯(lián)動化解服務平臺,積極推進“法院+銀行”“法院+社區(qū)”等“1+N”的多元解紛模式。

繁簡分流促進案件精審模式

  全市法院制定出臺了關于案件繁簡分流、調解速裁的操作規(guī)程。四個基層法院堅持“案件繁簡分流、輕重分離、快慢分道”,推行“簡案速裁、繁案精審”辦案模式,對進入法院的民商事案件,做到訴前分流、訴后速裁分流和專業(yè)團隊分流,案件分、調、裁無縫對接。速裁團隊辦理法律關系簡單、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標的額相對較小的案件,其他案件按照類型分流到各專業(yè)審判團隊,逐步構建由少數法官解決多數簡單案件、多數法官辦理少數疑難復雜案件的工作格局,實現(xiàn)了簡案快審、繁案精審的工作目標。

天??h法院實行程序性事項前置,對訴前調解不能的案件,由相關團隊的法官助理與調解員共同完成送達地址確認、庭前會議、證據交換、訴前鑒定及爭議焦點歸納等程序性事項。審理期間,主審法官對當事人無異議的部分直接予以確認,僅須就雙方爭議的證據和焦點進行審理,提高了訴訟效率,縮短了審理期限,使調解成果在審判活動中得到充分運用。涼州區(qū)人民法院推行訴前調解分流和訴后速裁分流、訴后專業(yè)團隊分流三層分流機制,設置兩個速裁團隊,主要對民間借貸、買賣合同、勞務合同、物業(yè)服務合同等事實清楚、爭議不大,單純以金錢給付為標的的民商事案件進行速裁。2020年速裁團隊11名員額法官,共受理案件3371件,人均受案306件,總計受理案件占全院一審民商事案件的24.1%。

微法院減輕當事人奔波之苦

  據介紹,全市法院堅持案件“當場立、自助立、網上立、就近立”。嚴格落實立案登記制改革要求,對符合受理條件的起訴堅持當場立案,推動“一次辦結”。開通網上立案,對當事人選擇網上立案的,除確有必要現(xiàn)場提交材料外,一律網上辦理,均在期限內審核處理。設立專門服務窗口,配備跨域立案專員,推行跨域立案服務,通過手機移動微法院就近受理申請,為有管轄權的法院審核推送。開展收退費網上辦理,減少審批程序,減輕當事人負擔。

2020年,全市法院通過移動微法院網上立案1382件,作為協(xié)作法院收案55件,作為管轄法院跨域立案72件。天祝法院立案庭授權人民法庭立案。民勤縣法院設計網上收費流程,立案庭立案后,向當事人發(fā)送交費信息,當事人按照交費鏈接選擇微信、支付寶或銀行轉賬方式,掃描交費二維碼交費后在財務室開具訴訟費預收票據即完成交費,方便當事人交納訴訟費用。(武威市委政法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