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甘肅政法網 今天是 2025年05月03日 星期六

守護群眾安全 我們在行動

來源:嘉峪關市委政法委 責任編輯:孔令聞 發(fā)布時間:2021-06-29
字號:A A    顏色:

新城鎮(zhèn)長城村

守護群眾安全  我們在行動

微信圖片_20210628173258.jpg

       嘉峪關市新城鎮(zhèn)長城村著力守護人民群眾的安全,從提升人民群眾防災減災意識、防范非法集資、關愛婦女兒童等細微之處著手,不斷增強廣大農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宣傳防災減災知識,筑牢安全發(fā)展基礎。今年5月以來,長城村積極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活動。通過“三會一課”、微信工作群、村村響、LED顯示屏等方式廣泛宣傳防災減災、安全生產等相關常識。在大風天氣到來時,組織村組干部深入到獨居老人、困難群眾家中查看住房是否安全、家庭財物是否受損等,向農戶發(fā)放防災減災宣傳資料150余份,受益人群300余人次。同時,積極開展風險源頭管控和災害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對排查出的風險隱患及時制定防范措施并開展治理,從思想上、組織上、物資上、措施上做好避災的各項準備,做到有備無患。  防范化解非法集資,保護群眾財產安全。6月是非法集資集中宣傳月,長城村通過宣傳展板、發(fā)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向村民宣傳非法集資行為的主要特征、常見手段及如何防范非法集資,并介紹近年來發(fā)生在群眾身邊的典型案例,讓大家了解非法集資帶來的危害,增強風險防范意識。通過此次宣傳,提高了群眾對如何防范非法集資等知識的了解,加強了居民自覺抵制非法集資誘惑的意識,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保障村民合法權益,促進婦女兒童健康。為提升廣大婦女兒童的健康意識,提高婦女參加“兩癌篩查”的參與度,長城村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婦女小組長走街串戶發(fā)放“婦女兩癌防治”宣傳材料,同時通過村務宣傳欄、微信群、QQ群等形式,積極動員35-64周歲的婦女參加“兩癌”免費篩查,從而確保每一位符合條件的適齡婦女真正享受到政府的惠民政策。組織5名留守兒童開展安全自護、親情守護、心理呵護等宣講活動,通過與孩子們談心、講故事、做游戲等方式,提升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長城村也將努力構建農村留守兒童關愛工作體系,用關愛溫暖留守兒童的心靈。

新城鎮(zhèn)安遠溝村
開展已轉化邪教人員、戒毒人員入戶走訪活動

微信圖片_20210628173327.jpg

  為進一步加強重點穩(wěn)控人員的動態(tài)管控,了解他們近期的生活工作情況,近日,嘉峪關市新城鎮(zhèn)安遠溝村村干部、網格員帶著關愛之心,深入開展已轉化邪教人員、戒毒人員家庭走訪活動。

  在家訪中,村干部、網格員逐戶與已轉化邪教人員、戒毒人員及其家屬進行交流,親切地談心、聊天、拉家常,摸清他們的思想動態(tài)。詳細了解他們的生活、就業(yè)、健康等方面的實際困難,鼓勵他們要保持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告誡他們生活中一定要謹慎交友,叮囑他們要靠自己的努力勤勞致富,珍惜現在的生活,以堅定的意志和決心盡早擺脫毒品毒害,崇尚科學,抵制邪教。同時,積極宣傳反邪、禁毒相關法律知識,鼓勵家屬們積極幫助已轉化邪教人員、戒毒人員重新樹立信心,積極融入社會,全力投入到工作生活中去。


文殊鎮(zhèn)河口村
整合“三力”為鄉(xiāng)村治理賦能增效

微信圖片_20210628173416.jpg

  為鞏固提升鄉(xiāng)村治理能力、打通與人民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文殊鎮(zhèn)河口村統(tǒng)籌謀劃,精準施策,從黨建、民生、產業(yè)三方面入手,以“三力”確保鄉(xiāng)村治理“精準實”,奮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鄉(xiāng)村治理新格局。

  強黨建,立機制,增強鄉(xiāng)村治理“引領力”  鄉(xiāng)村治理中的“千絲萬縷”都是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要把村民需要當作第一選擇,把村民滿意當作第一標準。用好支部這根“針”,穿起鄉(xiāng)村治理“千條線”。以“能干事、甘奉獻、勤學習、高效率”的隊伍建設為目標,選優(yōu)配強村三委班子,探索形成黨建“116”品牌,即1名支委委員聯系10名黨員,1名黨員聯系6戶農戶,結合“網格化”管理使鄉(xiāng)村治理全覆蓋,形成了分級負責、上下聯動、通力協作的鄉(xiāng)村治理布局。完善各項制度,創(chuàng)建鄉(xiāng)村治理“新模式”。通過成立村民議事會、紅白理事會、人民調解委員會、道德評議會、孝善理事會和村規(guī)民約,探索出“五會一規(guī)”村莊治理模式,在深化村民自治的同時規(guī)范了“四議兩公開”工作辦法。通過“五會一規(guī)”共開展村級會議40余次,解決各類村級事務30余件?! 【廴诵模ブ匦?,凝聚鄉(xiāng)村治理“向心力”  在鄉(xiāng)村治理中首要的是凝聚民心、匯聚民意、集聚民智,增強群眾參與感。村“兩委”把“引民發(fā)聲”“引民聚智”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來抓,通過落實“四議兩公開”制度、召開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開展村情調研等方式,充分征求村民對鄉(xiāng)村治理的意見建議,確保民意充分匯聚、民智充分集聚。在治理中的各個領域切實體現基層自治,尤其在村“兩委”換屆及處理各類村級事務中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經民主集中決議后按時公開公布,避免出現“大包攬”“一刀切”,切實增強村民參與感。為及時化解鄉(xiāng)村治理“難點”,打通影響黨群關系、干群關系的“堵點”,完善了矛盾糾紛調解室、便民服務大廳、農民學校等設施設備,利用便民服務點、意見征求箱、舉報熱線、微信、書信等反映訴求的載體,讓村民主動參與鄉(xiāng)村治理?! 姽┙o,興產業(yè),提高鄉(xiāng)村治理“保障力”  借助資源優(yōu)勢,促進農產品產銷一體化。以耕地資源、旅游資源、人文資源等資源優(yōu)勢,推進農產品特色化、精品化,培育本地農產品品牌,創(chuàng)建“文殊優(yōu)品”直播間,加大線上線下銷售,推進農業(yè)產業(yè)轉型升級。踐行生態(tài)理念,抓好生態(tài)產業(yè)發(fā)展。以改善農村人居環(huán)境,建設美麗宜居鄉(xiāng)村目標,打造“宜居宜游”美麗鄉(xiāng)村,創(chuàng)建鄉(xiāng)村旅游一條街、花海、芮寧廣場、紅色紀念館、雙泉故事館等,著力推進生態(tài)保護與鄉(xiāng)村旅游深度融合。弘揚傳統(tǒng)文化,全力推進農村鄉(xiāng)風文明。以“美善河口”為村域形象,把孝善文化作為“特色”來抓,結合“孝老飯莊”,管好用好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村級文化站、村級圖書室等農村文化設施設備,增強農村道德體系建設。全村累計開展各類活動30余場,評選出好兒媳4人,好公婆4人,最美家庭4戶,美麗庭院4戶,“五星級文明戶”3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