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遠隔900多公里,但我們依然能夠感受到法官的熱情、善良和敬業(yè)……也感謝武威中院相關領導對民營企業(yè)的大力支持!”
這是一封來自一家民營企業(yè)的感謝信,字里行間充滿真誠和感激,這封信源于在武威市中級人民法院起訴的一起上億元經濟糾紛案。
2022年5月,西安某能源公司與民勤某公司、蘭州某建筑公司共同簽訂《某項目EPC總承包合同》,西安某能源公司和蘭州某建筑公司聯(lián)合共同承包建設某光伏發(fā)電項目。合同簽訂后,西安某能源公司依約履行合同,按時完成組件供貨義務,目前項目建成且已投入使用。西安某能源公司向民勤某公司提交工程進度款支付報審表并經第三方監(jiān)理公司和民勤某公司審核確認,民勤某公司尚欠工程款1億多元,現(xiàn)已逾期長達1年未支付,西安某能源公司經多次催要無果,遂起訴要求支付拖欠的工程款及違約金。
武威中院立案庭工作人員在審核訴訟材料后認為,該案涉及訴訟標的額雖然比較大,但工程欠款已經雙方確認,案件事實清楚,爭議不大,適用訴前調解程序可能更有利于化解糾紛、減少雙方訴累。在征得當事人同意后,調解法官通過線上視頻調解、電話溝通等方式,反復向雙方釋法析理、算清訴前調解的經濟賬、時間賬,在調解法官的耐心勸導下,雙方盡釋前嫌,民勤某公司于2023年6月28日先行支付欠款2000萬元,隨后雙方又達成分批支付欠款并繼續(xù)合作的意向。6月29日,西安某能源公司申請撤訴,6月30日,武威中院退回預交的全部訴訟費57萬元。雙方當事人握手言和,一起上億經濟糾紛在訴前圓滿調結。
近年來,武威兩級法院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積極營造法治化營商環(huán)境,強力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以實際行動主動創(chuàng)穩(wěn),2022年調解成功6258件,調解成功案件總數(shù)居全省第五名,2023年1至6月調解成功504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