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6日,檢察日報頭版頭條刊發(fā)《當事人求助一鍵直達——甘肅蘭州:打造智慧平臺有效服務群眾》。
《檢察日報》截圖
群眾有訴求,最怕“踢皮球”。有沒有一個地方或一個平臺,能讓人民群眾反映問題、解決矛盾只跑一地,只進一門,省心又省力呢?近日,記者在甘肅省蘭州市檢察院采訪時,了解到該院研發(fā)了這樣一個平臺——蘭州市檢察院“檢察微共治”(下稱“蘭檢微共治”)平臺。
通過手機微信搜索“蘭檢微共治”小程序直接進入平臺首頁,“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公益訴訟線索”“未成年人保護”“司法救助”“檢察聽證”和“12309控告申訴”六大功能模塊赫然映入眼簾。除“檢察聽證”外,其余五個模塊點擊進入后可以直接上報線索或者反饋問題,便民又高效。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啊m檢微共治’平臺既是我院高質效服務群眾的重要窗口,也是深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落實‘主動創(chuàng)穩(wěn)’行動要求,積極助推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有益探索?!碧m州市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李郁軍說。
打造線上平臺
開拓檢察監(jiān)督“新場景”
王澤,蘭州市檢察院控告申訴檢察部檢察官,也是“蘭檢微共治”平臺的開發(fā)者之一。
“開發(fā)平臺的最初設想還要追溯至2022年?!蓖鯘苫貞浾f,當時由于疫情影響,很多檢察工作都從線下轉到了線上,如何打造一個線上的便民服務平臺成為該院黨組一直思考并想要解決的問題。
控告申訴檢察部門是接觸群眾最多的部門,再加上王澤有計算機專業(yè)背景和與檢察技術相關的工作經歷,綜合考量下,蘭州市檢察院黨組把開發(fā)線上便民服務平臺的任務交到了王澤手上。
“黨組對這項工作很重視,曾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就平臺功能模塊、整體布局、數據安全等內容聽取相關業(yè)務部門和社區(qū)的意見建議。在此基礎上,我們研發(fā)小組經過6個多月的不斷修改、優(yōu)化和完善,最終于2023年2月9日正式上線‘蘭檢微共治’平臺?!蓖鯘筛嬖V記者。
平臺上線后,蘭州市檢察院還先后出臺《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實施方案(試行)》《蘭州市檢察機關“檢察微共治”平臺線索辦理工作規(guī)定(試行)》等文件,從制度上保障平臺的平穩(wěn)、有效運行。
“程序環(huán)節(jié)做減法,檢察服務做加法。”王澤向記者介紹了“蘭檢微共治”平臺的開發(fā)理念,“我們想通過這個平臺實現當事人求助一鍵直達和檢察辦案進度實時可查?!?/p>
事實上,他們確實做到了——依托“蘭檢微共治”平臺,群眾可以通過上傳文字、圖片、視頻、文件等信息,隨時隨地向檢察機關反饋企業(yè)涉法涉訴、公共利益受侵害、未成年人保護、司法救助等線索;檢察官也可以第一時間響應、第一時間辦理、第一時間反饋,真正實現了讓群眾少跑腿、讓檢察服務多跑路。
“經過前期試點運行,今年4月,‘蘭檢微共治’平臺開始向全市推廣,前不久,該平臺進行了一次優(yōu)化升級,全新上線了‘2.0版本’。截至目前,該平臺用戶數已經突破7500人,受理各類線索220余條,其中涉及民生保障、司法救助的問題線索有160余條,辦結率達到100%?!蓖鯘烧f。
暢通溝通渠道
優(yōu)化檢察服務
“蘭州市下轄三縣五區(qū),偏僻的鄉(xiāng)鎮(zhèn)到縣城要幾個小時車程。這些地方的群眾,特別是訴訟能力有限的特定群體想反映問題,往往會因為路途遙遠而放棄。有了‘蘭檢微共治’平臺后,群眾反映問題少了許多顧慮?!庇苤锌h檢察院檢察官韓萬上依托“蘭檢微共治”平臺辦理了幾起案件后,對該平臺產生的積極效果深有感觸。
韓萬上向記者介紹了他辦理的一起司法救助案。司法救助申請人是一位年過花甲的老人。兩年前,老人僅有的一個兒子在交通事故中去世,法院判決肇事者承擔賠償責任。但因為肇事者無財產可供執(zhí)行,老人最終沒拿到任何賠償。老人是低保對象,和老伴兒靠政府提供的公益性崗位維持生計。
“路太遠,也沒心勁兒往城里跑?!崩先司幼≡谟苤锌h北部山區(qū),如果去縣城尋求幫助,單程就得將近3個小時,再加上腿腳不便,只能放棄。
今年4月,老人在鄰居的幫助下,通過“蘭檢微共治”平臺提交了司法救助申請。
相關線索很快就被轉交到了韓萬上手里。他立即電話聯(lián)系了申請人,向其詳細了解案件情況?!俺惺苤鴨首又吹睦先耍陔娫捴袔锥冗煅??!表n萬上回憶說。
后來,韓萬上和同事主動到老人家中實地走訪。經過認真調查核實后,榆中縣檢察院認為老人一家符合國家司法救助條件,為其申請到司法救助金,并第一時間通過“蘭檢微共治”平臺就案件辦理情況向老人進行了答復。
“本來只是試試看,沒想到真就辦成了!”今年7月,老人順利拿到了司法救助金。
從最初的線上申請,到檢察官主動上門探訪,整個辦案過程既省去了群眾的奔波,也幫助他們解開了心結、解決了困難,暖心的故事就這樣傳開了……
“我把小程序推薦給親戚朋友,還建議他們仔細研究與自己生活相關的內容,方便在遇到法律問題時及時求助解決?!碧m州市安寧區(qū)的司法救助申請人老李在親身體驗“蘭檢微共治”平臺后,對便捷、高效的檢察服務給予了好評。
探索履職新模式
延伸社會治理觸角
“以前從店里買的‘鮮貨’,回到家就不那么光鮮了。現在買菜,所見即所得,再也不用擔心了。”近日,家住蘭州市城關區(qū)榆中街菜市場附近的張老伯,在晨練時發(fā)現了市場上的這個小變化。
“變化的原因很簡單——曾經市場上花花綠綠的生鮮燈全部換成了統(tǒng)一的白熾燈。”蘭州市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部副主任王玉龍邊說邊翻出手機里的圖片,向記者講起了辦案故事。
今年4月,蘭州市轄區(qū)各基層檢察院在“蘭檢微共治”平臺陸續(xù)收到舉報線索:生鮮燈新規(guī)出臺后,個別商家依然在使用生鮮燈。線索中還附上了具體門店的照片和地址信息。
“由于各地都有類似問題,蘭州市檢察院決定通過‘蘭檢微共治’平臺對該線索提級辦理,并發(fā)揮檢察一體化優(yōu)勢進行協(xié)作辦案?!蓖跤颀埥榻B,蘭州市檢察院成立辦案組,走訪后發(fā)現,轄區(qū)超市、農貿市場中許多商家的攤位上方都掛著散發(fā)紅光、綠光的LED燈。“使用生鮮燈是行業(yè)內的普遍做法,因為燈光的照射可以讓產品看起來更好看。”商家直言。
“銷售肉類、水果等產品時使用生鮮燈,一定程度上影響消費者清晰辨識食品的新鮮度,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蓖跤颀埥榻B說。在查清事實、證據的基礎上,該院通過“蘭檢微共治”平臺及時回復了提供舉報線索的群眾,并依法向市場監(jiān)督管理部門制發(fā)檢察建議,督促其對濫用生鮮燈的行為進行全面監(jiān)管。
在檢察建議的推動下,違規(guī)使用生鮮燈照明的相關商戶已將照明設備全部更換,銷售的生鮮食品呈現出本來面貌。
這起關乎群眾“舌尖上的安全”的案件,從收到線索,到蘭州市兩級檢察機關協(xié)同一體履職,再到實現全面整改,時間不足一個月。其間,檢察干警和舉報群眾雖然一直是“零接觸”,卻共同參與并推進了社會治理,這便是“蘭檢微共治”平臺的精妙之處。
“‘蘭檢微共治’平臺好比一個‘催化劑’,能夠有效激發(fā)社會監(jiān)督力量,拓展案件線索來源,助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檢察工作‘新格局’?!崩钣糗姼嬖V記者。目前,依托該平臺,蘭州市檢察機關探索履職新模式,主動延伸法律監(jiān)督觸角,正在畫出社會治理最大“同心圓”。
——對內,通過案件線索的統(tǒng)一入口和統(tǒng)一管理,實現檢察機關內部協(xié)同履職、一體履職。對于普通的案件線索,原則上由基層檢察院辦理,市檢察院復核復查,確有需要時,市檢察院也可以提級辦理。對于存在交叉履職的線索,由控告申訴檢察部門統(tǒng)籌各相關業(yè)務部門協(xié)同辦理,并進行統(tǒng)一的流程監(jiān)控與跟蹤,以確保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
——對外,依托“蘭檢微共治”平臺構建集法治服務、法治公開和法律監(jiān)督于一體的履職新模式,通過“線上受理+線下辦理+線上答復+線上法律宣傳”,及時回應不同群體的法律訴求,盡量將矛盾糾紛有效化解在基層,真正將“檢察護企”與“檢護民生”落到實處。
檢察機關不是單打獨斗,在面對重點民生領域和重點人群權益保障等社會治理問題時,廣大群眾已經成為主動參與者、自覺監(jiān)督者,檢察機關也在深度融入社會共治的道路上越走越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