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23時59分,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發(fā)生6.2級地震。震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作為公安機關應急救援的先鋒隊,臨夏州公安局特警支隊接到命令后,第一時間集結到達救援現場,與消防、武警戰(zhàn)士迅速沖入震中進行搶險救災,截至12月25日,已連續(xù)奮戰(zhàn)七天六夜。
他們當中,有現年55歲、警齡34年、黨齡30年的老民警馬小鶴,有參加工作剛滿90天的輔警馬海龍……
每一名特警,都是一道亮光,在寒夜里點亮一個個希望,在搶救生命、巡邏防控、維護治安、服務群眾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人民公安為人民”的錚錚誓言。
11小時 搶抓黃金救援期
12月19日00時30分,86名臨夏公安特警隊員分4批,攜帶無人機、鐵鍬、強光手電、對講機等設備,于凌晨2時許陸續(xù)到達積石山縣大河家鎮(zhèn)。
按照現場指揮部指令,特警隊員分組前往劉集鄉(xiāng)和大河家鎮(zhèn)陳家村開展救援工作。當晚氣溫零下17度,特警隊員與消防、武警戰(zhàn)士并肩作戰(zhàn),成功救出受傷群眾2人、轉移傷員3人。
歷時11個小時,特警隊員與時間賽跑,搶抓黃金救援期,圓滿完成前期救援任務。在稍作整頓后,又配合醫(yī)療部門和當地干部,幫助轉移傷員10余人,最大限度地挽救了受災群眾生命,降低了災害造成的損失。
24小時 不間斷巡守
“天一黑,整個村莊很安靜,我們就這樣走著、坐在車里看著……”
特警支隊利用“車巡+步巡”,在大河家鎮(zhèn)城區(qū)、陳家村及附近村莊24小時不間斷巡邏,全力維護著社會治安和安置點的秩序,目前已出動巡邏警力600余人(次),車輛50余臺(次)。在救援物資開始到達后,特警支隊主動承擔起物資存放點警戒任務,全力保證物資安全,并耐心引導群眾、熱心幫助群眾,保障了物資發(fā)放工作高效、有序開展。截至12月25日,累計發(fā)放物資3400余份、食品1200余份。
“特警力量” 融于日常
公安機關的“尖刀”力量是他,融于日?!胺杖罕姟钡牧α恳彩撬?,向險處走、卻又飽含溫情,這就是“特警力量”。
隨著工作任務從搶險救災轉為群眾安置和災后重建工作后,特警支隊開展救援帳篷和板房安全隱患排查工作,累計排查帳篷或板房160余間,排查火災隱患39處,處置輕微火情1起,講解防火知識、防一氧化碳中毒知識、滅火器使用方法等200余次,檢查帳篷防風防火情況160余次。
為了讓受災群眾吃上熱乎乎的飯菜,盡快領取到生活必需的物資,特警隊員積極配合現場工作人員發(fā)放物資,有效提高了發(fā)放速度。一天中,400余份熱粥、雞蛋、饅頭帶著熱氣兒發(fā)放到受災群眾手中。冬至當天,特警隊員協調當地村委會,準備食材、搭建臨時廚房,烹煮發(fā)放餃子300余份。他們熱心幫助當地受災群眾聯系親人、送物資上門、搬運家具、搭建臨時羊圈等120余次,贏得了當地群眾的廣泛贊譽。
因為我們是一家人
12月23日,一對村民夫妻在得知特警隊員臨危受命緊急出動,未來得及攜帶基本生活用品后,專門為特警隊員送來牙膏、牙刷、毛巾、衛(wèi)生紙等生活用品。一位當地企業(yè)家送來熱騰騰的手抓羊肉和麻花80份,為駐守一線開展救援的特警隊員贈與“愛心午餐”。在地震災區(qū)上演了一幕幕生動的“雙向奔赴”。當特警隊員問起他們的姓名時,他們卻拒絕告知,只留下一句“我們都是一家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