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天水市把智治作為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方式和主動化解矛盾糾紛、提升便民服務水平的重要支撐,聚焦基層所急、實戰(zhàn)所需、群眾所盼,堅持科技賦能、實戰(zhàn)實用、共建共享,用活天水綜治APP、天水五治小程序、天水綜治微信公眾號三個智治平臺,為推進主動創(chuàng)穩(wěn)、建設平安天水提供智治保障。
堅持實戰(zhàn)所需
繪就共建共享“一張藍圖”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把社會治理智治納入“智慧天水”建設,在“十四五”規(guī)劃中作出部署。市委分管領導多次深入基層一線調查研究,指導制定《三個智治平臺建設方案》和《推廣運行管理工作方案》,統籌推進系統平臺和應用終端建設。
市財政統籌安排230萬元,強化三個智治平臺建設資金保障。堅持規(guī)劃先行、一體推進,找準群眾高頻次需求、基層共性需求、實戰(zhàn)迫切需求,于2022年相繼建成三個智治平臺,把有限的資源集中投入到最基層、最關鍵、最迫切的領域,以小投資發(fā)揮大作用。
堅持建設與管理并重、規(guī)范化與專業(yè)化并舉,依托市綜治中心為三個智治平臺高效運行管理提供專門場地、專業(yè)團隊,確保平臺安全可靠。建立平臺日常管理、專業(yè)運維團隊安全防護等制度,確保安全監(jiān)管到位。
堅持系統集成
激活市域智治“一池春水”
聚焦“綜治中心+網格化+信息化”,以便捷便利高效為目標,開通“綜治維穩(wěn)、城市管理、市政物業(yè)、民政勞保、農林水草”等信息采集模塊,網格員在手機APP上采集數據、查詢信息,將各類網格事件實時報送到平臺,打造全要素采集、全信息匯聚、全流程覆蓋的網格智能應用平臺,不斷釋放數據智慧。截至目前,網格員上報各類事件信息33.2萬條,為各級綜治中心掌握網格內工作情況提供基礎數據支撐。
深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按照“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的便民利民工作思路,以天水五治小程序為載體,開通“平安問卷、留言看板、便民服務、好人好事”等服務模塊,群眾反映訴求由線下找組織變?yōu)閽叽a反映、一鍵啟動、立即響應、馬上辦理,實現簡單事項當即答復、復雜事項轉派處理、疑難事項聯動辦理。截至目前,累計注冊群眾113.6萬人,參與平安建設問卷5.4萬人。
以天水綜治微信公眾號為宣傳平臺,開通“綜合治理、網格動態(tài)、楓橋經驗”等信息模塊,廣泛宣傳基層社會治理和創(chuàng)新經驗做法,打造成展示政法綜治動態(tài)的重要窗口、普及法律知識的網絡陣地、相互學習借鑒的交流平臺。上線以來,已發(fā)布各類信息1326條,已關注人數15.8萬人,累計閱讀量234.6萬人次,進一步拓寬了信息發(fā)布和學習交流的渠道。
堅持服務為本
實現民意民訴“一網通辦”
聚焦網格員在天水綜治APP上報的社情民意和矛盾糾紛,建立村級“前哨站”、鄉(xiāng)鎮(zhèn)“主陣地”、縣區(qū)“集中辦”、市級“指揮部”的“四級閉環(huán)化解”機制,完善“統一受理、分類登記、分流轉辦、跟蹤督辦、辦結反饋、群眾評價、定期回訪”工作流程,實現矛盾糾紛主動排查、有效化解。截至目前,已累計錄入矛盾糾紛38890件,化解率98.4%,群眾滿意度98%。
緊盯群眾在天水五治小程序反映的訴求,完善受理全覆蓋、辦理全規(guī)范、處置全反饋的“三全閉環(huán)管理”機制,實現群眾訴求“一鍵反映”、問題“一站辦理”。截至目前,已收集群眾建言獻策326條、各類訴求580件,解決實際問題1288件。
按照全量歸集的思路,精準對接三個智治平臺與平安天水指數發(fā)布系統,把網格員上報的數據、群眾反映的數據、行業(yè)部門反饋的數據、智能化設備監(jiān)測的數據統一起來,匯聚形成市域社會治理的數據池,為防范風險隱患、研判平安形勢、精準調度指揮提供數據支撐,進一步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前瞻性、預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