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甘肅政法網 今天是 2025年05月01日 星期四

請收下這個“反詐平安粽”!

來源:甘肅政法網 責任編輯:張曦云 發(fā)布時間:2023-06-25
字號:A A    顏色:

典型電詐案件預警


案例一

網絡交易類


近日,A女士在某聊天軟件上聯(lián)系了一名出售某演唱會門票的黃牛,兩人商定好交易價格后,A女士向對方提供的賬戶轉賬1300元,結果對方發(fā)來一張截圖稱A女士沒有備注購票個人信息,需再轉一次,方可退款。A女士轉賬后對方又稱卡號填寫錯誤,需要再轉。A女士繼續(xù)操作后對方又稱賬戶被凍結,需把錢轉到另外的卡上,最終A女士多次轉賬既未收到退款,也未拿到票。意識到被騙,遂報警。


警方提示:網絡交易需謹慎,如需購買物品、演出票請認準正規(guī)購物平臺,切忌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話。如遇詐騙,請立即撥打96110報警。


案例二

虛假征信類


近日,T先生接到一通自稱是某寶"客服"的電話,對方稱T先生在該APP上的身份還是學生,需要進行身份實名變更,否則會影響其征信。T先生信以為真便添加對方為網絡好友,該“客服”隨后發(fā)來一個下載鏈接,稱如果想要修復征信就必須下載這些小額貸款APP,并將貸款轉至“對公賬戶”內,他們再給T先生轉回來就可以了。T先生按照對方要求操作后才意識到被騙,遂報警。


警方提示:一切聲稱可以修改征信的都是騙局。如遇詐騙,請立即撥打96110報警。


案例三

郵寄包裹類


近日,R女士在某視頻APP認識一男子,其自稱是一名“外國軍人”,還有幾個月就退休了,想以后在中國定居。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兩人確定了戀愛關系。某天,該男子稱自己這邊現(xiàn)在由于退休要清查資產,需要暫時轉移一筆存款,想先郵寄到R女士這里,R女士便答應了。隨后幾天內便有人冒充“國際客服”一直誘騙R女士支付通關費、檢查費、物流費等,R女士在支付3萬元后其兒子告知她被詐騙了,遂報警。


警方提示:此類案例大多都是某陌生網友假借談戀愛之名,從國外給受害人郵寄快遞,然后在過程中以通關費、保險金、物流金等借口欺騙受害人的財產。網絡交友需謹慎,如遇詐騙,請立即撥打96110報警。


案例四

虛假中獎類


近日,N女士關注了一短視頻博主后,對方向其發(fā)來一個二維碼,N女士掃碼后顯示自己獲得一等獎,便詢問對方如何領取。對方稱需掃碼購買其商鋪價值2000元的物品后,便會將錢原路退回,并贈送一等獎獎品。N女士支付后對方稱由于訂單沒有備注,系統(tǒng)無法識別,需要再次下單。N女士再次操作后,對方又以備注格式不對要求重新操作。N女士意識到被騙,遂報警。


警方提示:虛假中獎類詐騙由來已久,受害者往往容易被突如其來的“幸運”沖昏頭腦而忽略詐騙分子虛假簡易的詐騙套路。在此提醒廣大網友,如遇“中獎”,請保持理智,如遇詐騙,請立即撥打96110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