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甘肅政法網 今天是 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29件文物全部追回!甘肅平涼9名“摸金校尉”地下尋寶被判刑

來源:甘肅政法網 責任編輯:孔令聞 發(fā)布時間:2022-09-27
字號:A A    顏色:

  近日,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qū)人民法院環(huán)境資源合議庭公開宣判李某某等九人盜掘古墓葬、倒賣文物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九名被告人分別被判處十年六個月至二年六個月不等有期徒刑,連帶賠償文物保護修復費用,并在市級媒體上公開賠禮道歉。



非法盜取的銅鏡

 

  據介紹,平涼市周邊區(qū)域文化底蘊深厚,西周、魏晉南北朝、唐、宋、清等不同歷史時期,規(guī)格各異的雕塑、石刻、墓葬等歷史遺跡豐富。家住平涼市崇信縣的李某某、涇川縣的王某某等人得知涇川縣城關鎮(zhèn)周邊山上有古墓葬,推測可能埋藏有珍貴文物,遂心生貪念,于2021年11月上旬開始,乘夜色掩護,持探桿、洛陽鏟、撅頭等工具,分工配合在涇川縣城關鎮(zhèn)周邊山上多次進行探測,并發(fā)現(xiàn)古墓7座。
  
  為方便盜取墓葬內的陪葬品,他們事先探測盜洞并就地進行隱蔽、遮擋。李某某為“少走彎路”,還與結識的當地從事古玩生意的溫某某取得聯(lián)系,將探測到的古墓葬土層、布局以及陪葬物品情況詳細告知“軍師”溫某某,溫某某根據提供的信息幫助其分析墓葬年代、埋藏物品及土層分布特點。同時為盡快盜取墓葬內的物品,李某某還對先后加入的成員進行分工、輪流盜洞。

古墓葬現(xiàn)場盜洞

 

  經查,李某某等人對7座古墓葬分批盜掘,先后共盜取文物29件,其中包括李某某在墓葬內尋找物品時趁他人不備私自藏匿的文物1件。盜取成功后,為盡快將文物變現(xiàn),他們陸續(xù)向溫某某等人出售贓物。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在李某某等人尚未將盜取的文物全部售出之際,公安機關根據舉報線索,迅速出擊將其抓獲,涉案文物全部追回。經文物考古單位鑒定,李某某等人盜取文物中有國家三級文物3件、一般文物26件。
  
  

法官說法

  
  文物是歷史的見證,是全體人民的財富。保護好文化遺產,就是守護我們共有的精神家園,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本案中被告人李某某伙同他人盜掘兩周、清代古墓葬,其行為已構成盜掘古墓葬罪,將會受到法律的嚴懲。法院在此呼吁廣大人民群眾:積極保護文化遺址、名勝古跡,發(fā)現(xiàn)盜掘、盜竊、倒賣、破壞文物等犯罪線索要及時報案,切實把祖輩留下的寶貴遺產管理好、守護好。